2022年3月22日 星期二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師》閱讀心得

閱讀這本書大多時候很輕鬆愉快,不過同時也有省思的地方。


從一開始的推薦序中,我認為可以貫穿全書的主旨就是以下的內容,陳志恆諮商心理師在一個段落中提到:「如果在你的生活中,能找到如心理師一樣的人與你聊聊,讓你感受到被理解、被接納,同時能拓展你的覺察、增進對自己的理解,並因此更有力量做出新的選擇,那你真的不用來找心理師。

我其實還滿有同感的,可能是因為我經歷過一年多的諮商,儘管我也有好朋友,但並沒有任何一位好友,讓我可以稱得上可以讓我完全被接納和同理的狀態,也因此我特別珍惜和諮商師的晤談時間,儘管每週只有短短的 50 分鐘,但對我來說這一段時間都是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不只是單純地情緒上的傾訴和宣洩,更是進一步認識自己和學習的過程,儘管有歡笑,也有淚水,或是憤怒的時候。

書中藉由蛤蟆去接受心理諮商的故事,讓我學習到何謂兒童狀態父母狀態成人狀態唯一真正能學習到新東西的則是當我們進入成人狀態的時候,不過這個狀態並無法由他人強制你進入,他人最多只能做到引導的工作,其餘主要還是看自己是否願意放下無助的兒童狀態和高高在上的父母狀態。

為了不過多爆出書的內容,保有大家欣賞這本書的品質,我的介紹到此告一段落。

總而言之,我認為這是本很輕鬆的小書,感覺可以跟隨蛤蟆的生命歷程感同身受,無論對於有沒有諮商經驗的人來說,都是本有益的心理書籍。

我因為家中書櫃放不下書,所以買了電子書,大家可以依你們的喜好選擇紙本書或電子書。

以下提供一部分的購書連結:

紙本書(博客來)

電子書(博客來)

謝謝大家的閱讀~歡迎與我分享和交流心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里程碑

大家好,沒想到這麼快又更新了文章 這次其實我想簡單分享自己的喜悅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