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5日 星期日

焦慮症及恐慌症(驚恐症)簡介及經驗分享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學校、家庭還是職場,都或多或少遇過擔心、害怕等狀況,如同我前一篇讀書心得所提到的,憂鬱症通常不會只是單一出現,通常會有「共病現象」,於是這次我決定分享我個人的相關經驗,讓大家初步認識焦慮症及恐慌症。

何謂共病現象?
就如同上面所提到的,憂鬱症通常不會單一出現,很可能伴隨其他疾病,像是焦慮症等等。
如果大家有興趣知道更多,可以參照這篇論文:廣泛性焦慮疾患與憂鬱疾患共病現象的階層病理模式

雖然筆者本身的主要診斷是重度憂鬱症,但其實我也有焦慮、恐慌發作的時候;
因為我本身是內向、不喜歡上台表現自己的人,所以每當遇到需要口頭報告的作業時,我都會十分焦慮又緊張,不知所措。但隨著經驗累積,我學會提早準備,以減少自己對於口頭報告的焦慮感;再者,我會試著弄出一份演講或口頭報告用的逐字稿,以防萬一,也讓自己比較安心。

我還記得小時候,約莫是小學五年級的時候,當時的我十分內向害羞,當我得知我獲選為學校演講比賽的參賽者時,我當下可能傻住了吧,後來我嘗試去找某位要指導我參賽的英文老師,卻不敢踏進辦公室找他,直到比賽前不久,我的導師協助我將英文講稿寫出來,之後我勉勉強強去參賽,當然結果不是很好,這就不多說了,我永遠記得這次事件。

後來罹患憂鬱症後一段時間,我學會服用抗焦慮藥物(例如:贊安諾),幫助自己去面對緊張的事件,但當然不是每次都有效,主要還是要克服自己內心的掙扎和想法。

至於恐慌的感受,我有一些經驗:童年時,父母帶我去學游泳,但是我下水就是緊緊抓住教練不放,根本沒有學到什麼游泳能力,似乎也曾溺水過,所以至今我都還沒學會游泳這件事情。
我有次跟朋友前往花蓮旅遊,到了一個十分開闊、綠意盎然的地方,我突然害怕起來,非常想要逃離這個地方,甚至還在朋友面前哭了,只好選擇到下一個景點遊歷,我想我還是比較適應都市的熙攘人群和建築物吧!甚至最嚴重的時候,偶爾搭捷運會害怕自己跌下月台,即便我其實很安全,有圍欄圍住月台,我還是非常害怕跌落下去,這個想法強到我會進而害怕搭乘捷運或是其他大眾運輸工具。

總而言之,希望藉由我的分享可以讓大家初步瞭解這兩個精神疾病,如果還想更多瞭解焦慮症跟恐慌症的差別,我建議大家可以閱讀下列文章,謝謝!


以上兩篇文章來源皆來自美的好朋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里程碑

大家好,沒想到這麼快又更新了文章 這次其實我想簡單分享自己的喜悅給大家~